歡迎您訪問江蘇中盟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當老舊小區迎來改造浪潮,充電樁安裝卻成了 “攔路虎”—— 狹窄的樓道間距、超負荷的電網容量、錯綜復雜的線路布局,讓傳統充電設備屢屢碰壁。而中盟電氣推出的小體積高兼容充電樁箱式變壓器,正以 “量體裁衣” 的技術突破,為老小區充電難題提供破局之道。
一、老小區電網的 “三重困境”:空間、負荷與安全
1. 空間桎梏:從 “無處安放” 到 “見縫插針”
老舊小區普遍存在 “邊角空間碎片化” 問題:青島某80年代建成的小區,可用空地不足20㎡,傳統箱變體積達3.5m×2.5m,根本無法安裝。中盟電氣采用模塊化集成設計,將箱體體積壓縮至 1.2m×0.8m,僅為傳統設備的 1/10,可靈活嵌入樓道間隙、綠化帶邊角,甚至利用自行車棚下方空間,讓老小區 “寸土寸金” 的場地煥發新價值。
2. 負荷警報:老舊電網的 “抗壓極限”
西安某老小區改造時發現,原有變壓器容量僅500kVA,居民用電已占 80% 負荷,若直接接入 10 臺 60kW 充電樁,瞬間過載將達 120%。中盟電氣的智能負荷調控技術成為關鍵:通過動態監測電網實時負荷,自動調整充電功率,在用電低谷時滿功率充電,高峰時智能限流,使 500kVA 變壓器成功接入 15 臺充電樁,負荷始終控制在安全閾值內。
3. 安全隱患:老化線路的 “脆弱防線”
上海某小區曾因線路老化引發短路,導致整棟樓停電。中盟箱變搭載的三級防雷 + 漏電保護系統,在南京鼓樓區改造項目中經受住考驗 ——2024 年夏季強雷暴天氣中,設備內置的提前放電避雷針將雷擊電流引導至接地系統,浪涌保護器在 0.01 秒內切斷異常電流,保障充電樁與居民用電雙安全。
二、高兼容性技術:讓 “老電網” 秒變 “智能樞紐”
1. 電壓兼容:寬幅適應老舊電網波動
老小區電網電壓波動常達 ±20%,普通充電樁易因電壓不穩停機。中盟箱變采用雙向自適應調壓技術,在沈陽鐵西區改造項目中,當電網電壓從 198V(額定 220V)波動至 245V 時,設備仍保持 220V±5% 的穩定輸出,充電效率不受影響,較傳統設備適應性提升3 倍。
2. 協議兼容:打通新舊設備 “語言壁壘”
杭州某小區改造時面臨 “新舊設備協議不互通” 難題:原有電表為 DL/T 645-1997 協議,新充電樁需支持 DL/T 645-2007。中盟箱變內置的多協議網關,實時轉換不同通信協議,實現老舊電表與智能充電樁的數據無縫對接,避免了全小區換表的高額成本。
3. 場景兼容:從 “單一充電” 到 “光儲充一體”
在成都某光伏改造試點小區,中盟箱變預留光伏 / 儲能接口,將屋頂光伏板發電優先用于充電,余電存入儲能電池,電網高峰時反向供電。這種 “自發自用 + 峰谷調節” 模式,使小區充電成本降低 40%,年減碳量達 120 噸。
三、改造實錄:看小箱變如何 “激活” 老小區
案例:北京海淀區某 90 年代小區
改造前:200 戶居民僅 3 臺充電樁,排隊充電需 2 小時,變壓器夏季常過載跳閘。
解決方案:
安裝 3 臺 1.2m×0.8m 的中盟箱變,分別置于 3 個單元樓前空地;
啟用智能錯峰充電系統,設定居民用電高峰時段(18:00-22:00)充電樁功率限制為 30kW,低谷時段(22:00-8:00)恢復 60kW;
接入小區物業管理平臺,實時監控充電負荷與設備狀態。
改造成效:充電樁增至15臺,充電等待時間縮短至15 分鐘,變壓器過載次數從每月8 次降為0次,居民滿意度達 98%。
蘇公網安備 32032402000361號